首页手机页面联系我们

古琴演奏中的“绰注吟揉”详解

[复制链接]
查看19956 | 回复0 | 2012-1-5 11:5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猱绰注”是古琴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古琴演奏者必须掌握的一种技巧,历代古琴著作中,对“吟猱绰注”都有不同篇幅的论述。如顾梅羹先生在《琴学备要》中就记载了古琴“吟猱绰注”的方法三十余种。近年来,也有很多古琴学者、琴家撰写文章,系统的讲述了古琴演奏中“吟猱绰注”的重要性。但是对普通古琴爱好者来说,对如何学习“吟猱绰注”,以及在实际演奏中如何应用还不是很了解。特别是自学古琴的朋友,往往因为缺乏相关知识而无所是从。有的琴友认为,“吟猱绰注”是一种非常高级的技巧,非研习数年而不可得。有的琴友习琴多年却不得其门而入,以至对“吟猱绰注”产生神秘感,似乎其中三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其实学习“吟猱绰注”并不需要什么秘诀,只要我们了解“吟猱绰注”指法的要领,学会和练好它并不是太难。

??什么是古琴演奏中的“吟猱绰注”呢?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吟猱绰注是古琴演奏者根据作品思想内涵的表达需要,通过采用不同的演奏技巧对乐曲进行音乐处理从而更好表现作品情感的一种方法”。这种音乐的处理,不只存在于古琴音乐中,在声乐、戏剧、器乐等所有音乐艺术中都普遍存在。

??从音乐处理手段的角度来说,古琴演奏中的“吟猱”是一种不同幅度的颤音,“吟的颤动幅度较细小,“猱”的颤动幅度稍大一点。“绰注”是不同方向的滑音,“绰”是上滑音,“注”是下滑音。“颤音”和“滑音”在器乐、声乐和戏曲作品中的应用是很普遍的,从某种角度来说,甚至是不可或缺的。特别是在传统的民族声乐、器乐、戏剧中,“颤音”和“滑音”的应用极其广泛。不同的滑音和颤音的应用,表现了不同民族、地域的艺术风格,也是体现不同民族音乐艺术魅力的重要手段。

??那么“颤音”和“滑音”是怎产生的,在音乐作品中又有什么作用呢。以拉弦和弹拨乐器为例,“滑音”的产生主要是通过演奏者按(压)弦点的移动变化,改变乐器的有效弦长从而改变音高而实现的。不同幅度的弦长变化,会产生不同的“滑音”效果。滑音可以在基准音以下向基准音滑动形成“上滑音”,也可以自基准音以上向基准音滑动形成“下滑音”。滑音所产生的艺术效果,由滑音的幅度和速度的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变化。在民族拉弦乐器中,滑音的应用非常普遍。二胡、高胡、坠琴、马头琴的演奏中,经常使用滑音来形容乐曲跌宕起伏的情绪变化,或用来模仿人声、动物鸣叫声、风雨声等自然界各种声音,以丰富音乐的表现力。“颤音”的产生,主要是依靠演奏者的手指在基准音上下做小幅度的移动,或改变压弦力度从而改变琴弦的张力,从而产生音高的快速变化而形成。“颤音”的使用,使乐音产生悠扬、婉转的音乐效果,是弦乐器演奏中最常用的演奏技巧。如拉弦乐器二胡或小提琴的左手揉弦,就属于改变有效弦长产生颤音的一种方法。

??古琴的“吟猱绰注”主要依靠左手不同的演奏方式来产生。因为古琴右手在琴面作内外垂直方向不同弦位的移动弹奏,左手则采用左右水平方向的不同点位按弦或移动。从而“吟猱绰注”的产生主要靠左手改变琴弦的有效振动弦长来实现。当右手弹响某根弦时(古琴演奏中称为“得音”),左手在相应琴弦的按压点上做左右移动,改变了琴弦的有效振动弦长,从而使琴弦发出的音高发生改变。左手压弦点附近的小幅度上下移动,可以产生吟或猱的颤音效果。从某一压弦点“得音”后向上移动至另一音位时,就形成了“绰”的声音效果,即“上滑音”。反之,从某一压弦点“得音”后向下移动至另一音位时,就产生了“注”的声音效果,即“下滑音”。这种左手“吟猱绰注”的执法技巧,主要依赖演奏者手腕和手指关节的灵活运用,需要多加练习才能使弹出的“吟猱绰注”声音自然委婉。

??对音乐的美化或说艺术处理是需要注意方法的,“吟猱绰注”也不能使用同一种方式对所有的乐曲和乐句进行相同的处理。吟猱绰注的应用需要演奏者通过分析音乐作品所需要表达的思想情绪和音乐背景,然后在演奏中分别采用不同的手法,进行不同的处理。如我们在演奏古琴曲《长门怨》时,比较多的采用大绰、大注的处理方式,重在表现深宫怨妇的凄婉哀怨情绪,体现出梅庵派琴曲借鉴北方戏曲方言发声特点的艺术风格。而广陵派《平沙落雁》一曲中多次应用的“退猱”,则形象的描写了长空雁叫的生动场景。如果将两者的音乐处理方式调换,就不能起到美化音乐作品的效果,甚至破坏了作品所特有的艺术形象。

??虽然古琴音乐处理方式一般体现在强弱、速度、刚柔的对比和“吟猱绰注”的不同应用中。但是,由于每一个演奏者个体在技巧熟练程度、腕指力度强弱情况的不同,再考虑到对音乐作品的个体理解差异。古琴音乐作品的艺术处理在实际演奏中是存在很大差别的。就是学习同一个琴谱的琴家,在演奏时其艺术表现力也有明显的区别的。就古琴演奏来说,“吟猱绰注”的应用,是一个在实践中摸索、学习、应用、提高的过程。同一个演奏者,在不同的时期对相同的作品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艺术处理,这是古琴艺术流派纷的必然结果。

??古琴“吟猱绰注”的每一种方式,都有不同的使用范围和适用对象,而不是同一种方式和方法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如果硬要将其模式化,何时一定要如何,适用方法和方式雷同。古琴演奏将会失去众多丰富多彩的流派风格和细腻传神的乐曲感情表达方式。千篇一律的艺术处理方式将会抹杀演奏者的创作灵感。当前的古琴传承教学中,由于每一位琴家对“吟猱绰注”的理解不同,教学方式的差别,使学琴者在“吟猱绰注”的应用中存在巨大的差异。很多自学古琴的朋友以古谱中的记载为蓝本,刻意模仿古谱中对“吟猱绰注”手法。“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偏离了“吟猱绰注”对古琴音乐的艺术处理的本质。其实,众多老一辈古琴家在演绎一首作品时的艺术处理或“吟猱绰注”方法,体现了该琴家当时对作品的理解和自己的艺术风格。在实际演奏中,很多处理方式甚至是突发灵感随机产生的,是不可重复的。我们应该分析、研究这些古琴曲(谱)的历史时代背景,音乐处理的思想方法及其风格特点,来丰富完善我们的演奏。但是如果我们只是单纯的将某位琴家某个音乐作品的每个细节都复制到自己的演奏中,是不可能和没有必要的。这种机械的复制会使我们的演奏趋向呆板,失去灵感和生气。

??古琴演奏中的“吟猱绰注”是一个演奏者艺术素养的集中表现,是其对乐曲思想内涵充分理解后的艺术反映。不同演奏者对同一首音乐作品的不同处理方式,表达了演奏者对同一首乐曲不同的理解,是个人演奏风格的具体表现。其实,对艺术作品(包括古琴曲)进行艺术上的加工处理,是每一位艺术工作者的基本功,是必须学会的和很好掌握的一项技巧。不管你是演奏还是演唱,一首没有经过认真艺术处理的音乐作品是很难获得听众认可的。

??怎样才能学会和用好古琴演奏中的“吟猱绰注”呢。我的体会是,在学习古琴基础执法时,要尽早的学会灵活运用自己的臂、腕、指关节。特别是在学习左手指法的初期,要掌握正确的运指方法,保持手指各关节的灵活性。手指移动时要以手腕为轴,以腕带指在琴弦上移动。避免手臂、手腕和手指僵直的移动方式,减少琴声的生硬感。这项练习应该在左手指法学习的初期就加以重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常见很多琴友在运用“吟猱绰注”时,琴声很小甚至无声。其实只要注意左右手之间的配合,右手弹弦时左手应提前或及时按弦,在“得音”后再根据需要对琴音进行“吟猱绰注”的修饰。这样就能保证琴弦在“得音”时的充分振动,使琴声厚实有质感,能保持相对较长的一段时间,就能避免或减少“吟猱绰注”时无声或声小的现象,使琴曲更加生动丰满,韵味更加丰富。“吟猱”时应当遵循“适当、自然”的原则。“适当”,就是指根据乐曲的情绪表现的需要,采用适合其旋律变化的颤音手法和幅度。适当的“颤音”可以使演奏出的乐曲产生悠扬回荡、绕梁三日般的美感,过度则显得生硬机械,给人以夸张的感觉。“自然”,则是要求我们运用颤音时,其演奏方式和所采用的手法应符合自然界物质震动的规律。比如“猱”的动作幅度应该由大变小逐渐停止。就像一块石子扔到水中所溅起的波纹般,由强变弱逐步减轻直至消失。如果一位演奏者在琴曲中自始至终都采用相同幅度和强度的吟猱方式,就会使乐曲显得非常夸张和不自然,失去了吟猱在古琴曲中美化旋律、表达乐曲思想感情的作用。

??学习吟猱绰注视古琴演奏者的必修课,但是不能把它同古琴演奏的基础指法割裂开来。只有基础指法正确合理,吟猱绰注才会做的自然优美。否则,演奏者基础不过关,应用吟猱绰注时手臂、手腕和手指比较僵硬,这时做出的吟猱绰注是不可能自然优美的。由此可见,吟猱绰注也是古琴基础指法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一个初学古琴着都应该重视和学好的一项演奏技巧。

204546c8tgyr7e7kxwr8te.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